—教研组建设—
“思”哲启贤
“政”理树人
新时代背景下,我国教育事业大发展对思政学科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。教学有效,必须有为。一体化视域下我校政治教研组紧跟时代脉搏、对接教育前沿、凝心聚力、知行合一、坚持“劳动创造·多元发展·做最好的自己”。
自2019年南平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工作室落户我校,政治教研组依托工作室积极参与“不同学段同上一主题”系列活动、开设“《BBIN集团官方网站》学习微课堂”创新推动《BBIN官方网站》教学、挖掘红色资源和本土特色学科学段融合开辟“线上”思政宣传主阵地、对接核心期刊《BBIN官方网站》和《BBIN官方网站》开展论文写作学习等,希冀达成思政课教学增魅力、显智慧、添光彩、见实效、育真人,推动打造教师有“心”,有情怀;课堂搓“芯”,有方法;学生入“心”,有体验的“点‘芯’”大思政课教育。
俗话说“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”,政治教研组倡导团队协作、凝心聚力、互助共济,共克教学堵点:
01
集体备课,互助共济
发挥地缘优势,携手南师附小和南平三中成立枫岗思政课改革创新联合体。一体化视域下联合体定期开展学段相通的集体教研,立足课标要求,重点突破学段间重复和交叉知识困惑点,开展“不同学段同一主题”说课、片段教学常规教研活动,集体备课,互助共济。
02
校本研发,科学评价
依托学校开展学科校本研发工程建设,遵循因材施教原则,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,以学科网等教学资源为依托,分工合作开展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研发。在校本的实际应用中,开展科学评价反馈,及时对校本作业进行修订调整,提升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时效性。
03
潜心命题,提质增效
以学定教,更要以考定教。为实现教学活动的提质增效,教研组积极引领教师潜心做好命题研究。坚持“请进来”+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邀请省市级命题专家开展命题指导,积极参加各种命题培训和实训活动,此外,开展组内命题大赛,并选送优秀作品积极参评参赛。
04
技能磨练,教学相长
秉持以活动促成长,教研组近年来致力解锁教师技能大赛,开展组内教师技能磨练活动。在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开展说课、片段教学、时政述评、观评课和教育理论问答等实战比拼。组内教师在相互切磋中互评互学,既磨练了教学技能也增进相互情谊。
05
着力培青,队伍建设
为促进教研组传承发展,教研组以落实“培青工程”为抓手,发挥“传、帮、带”优良传统,狠抓师徒结对工作。从课标解读、教案编写、听评课指导和教学反思等各环节实时跟踪,师徒共研打通教学困惑堵点,助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,促进组内师资发展。
06
学科融合,同向同行
基于早年政史学科“双师教学”实践积淀,对接历史教研组积极探寻学科融合。在疫情期间开展“以史学知识厚植思政教育沃壤”主题政史融合宣讲活动,学科融合魅力淋漓尽致,实现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正向融合,打造“有核心·无边界”大格局思政课。
顺应时代发展要求,教研组积极拓展师生研修实践活动。思政教师们重走红色路线、感受乡村振兴发展、践行志愿者行动等,坚持课内课外双剑合璧,追寻多维多样多径育人,探索“思政小课堂+社会大课堂”有效结合形式,促进思政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。
教师欲有为、必当先有“料”。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始终秉持“劳动创造·多元发展·做最好的自己”,争当有“料”教师,立志做青少年“拔节孕穗期”的引领者。近三年来逾30人次在省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;发表9篇学术论文,其中核心期刊6篇;立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,省级课题1项目,结题省级课题4项,市级课题3项。
思政人永远在路上……
“教研组建设”系列:
外语:双向奔赴,师生互促
生物:砥志研思,匠心育人
化学:潜心探索,引领提升
数学:勤思求索,研以致远
语文:“语”时俱进,“文”力笃行
物理:立足教研,促教发展
历史:历久弥坚,“史”向未来
终审终校:陈祥龙
复审复校:吴红红
初审初校:黄瑜婷
长按二维码关注